察察而明的成语故事


察察而明

拼音chá chá ér míng

基本解释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察察而明的典故

晋朝时期,“书淫”皇甫谧博学而清高,虽然家贫但不愿做官,朝廷多次派人来请,他就是不去,乡亲们对此不理解。他回答说人被权力牵制,就会抛弃礼义,丧失道义之本,圣人参悟伏羲神农的道德,“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察察而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治丝益棼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狐群狗党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色飞眉舞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活蹦乱跳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算尽锱铢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