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贤嫉能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xián jí néng
基本解释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妒贤嫉能的典故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与群臣总结自己取胜的经验,高起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把有功劳的部下杀害,有贤德的人不用,自己刚愎自用,所以失败。刘邦立即补充说他自己运筹帷幄不如张良,作战不如韩信,只是善于用人罢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妒贤嫉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手遮天 |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迟疑不决 |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
此一时彼一时 |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劳燕分飞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秋水伊人 |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举世混浊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来踪去迹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