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的成语故事


良师益友

拼音liáng shī yì yǒu

基本解释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暂未找到成语良师益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良师益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上气不接下气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明若观火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骨肉离散 《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