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胆披肝的成语故事


沥胆披肝

拼音lì dǎn pī gān

基本解释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暂未找到成语沥胆披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沥胆披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信口开合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龙飞凤舞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户限为穿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