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断丝长的成语故事


藕断丝长

拼音ǒu duàn sī cháng

基本解释藕已断开,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出处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暂未找到成语藕断丝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藕断丝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回光反照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贫贱不能移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败俗伤风 参见“败俗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