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忘私的成语故事


忧国忘私

拼音yōu guó wàng sī

基本解释忧:忧虑。忧虑国事,忘记了私事。

出处《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暂未找到成语忧国忘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忧国忘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形神不全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投石问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