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 想为官枉了
[元代]:张养浩
想为官枉了贪图,正直清廉,自有亨衢。暗室亏心,纵想致富,天意何如?白图甚身心受苦,急回头暮景桑榆。婢妾妻孥,玉帛珍珠,都是过眼的风光,总是空虚。
功名事一笔都勾,千里归来,两鬓惊秋。我自无能,谁言有道,勇退中流。柴门外春风五柳,竹篱边野水孤舟。绿蚁新篘,瓦钵磁瓯,直共青山,醉倒方休。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过金山寺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冷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凿池
殷勤凿破苍苔,把湖泺风烟,中半分开。满意清香,尽都是千叶莲栽。看镜里红妆弄色,引沙头白鸟飞来。老子方才,陶写吟怀,忽见波光,摇动亭台。
咏胡琴
八音中最妙惟弦,塞上新声,字字清圆。锦树啼莺,朝阳鸣凤,空谷流泉。引玉杖轻笼慢捻,赛歌喉倾倒宾筵。常记当年,香案之前,一曲春生,四海名传。
通州巡舟
呼童解缆开船,见绿树青天,两岸回旋。欹枕篷窗,觉风波只在头边。桂棹举摇开翠烟,竹弹斜界破平川。老子狂颠,高咏诗篇,行过沙头,惊的些白鸟翩翩。
白莲隐括〔木兰花慢〕
幽花带露池塘,恨太华峰高,身世相妨。脉脉盈盈,何须解语,已断柔肠。羡公子风标异常,尽一生何限清香。华发沧浪,夜月壶觞,明日新声,付与秋娘。
想為官枉了貪圖,正直清廉,自有亨衢。暗室虧心,縱想緻富,天意何如?白圖甚身心受苦,急回頭暮景桑榆。婢妾妻孥,玉帛珍珠,都是過眼的風光,總是空虛。
功名事一筆都勾,千裡歸來,兩鬓驚秋。我自無能,誰言有道,勇退中流。柴門外春風五柳,竹籬邊野水孤舟。綠蟻新篘,瓦缽磁瓯,直共青山,醉倒方休。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個幹休?一個懸首城門,一個和衣東市,一個抱恨湘流。一個十大功親戚不留,一個萬言策貶竄忠州。一個無罪監收,一個自抹咽喉。仔細尋思,都不如一葉扁舟。
過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台。山水相連,樓台相對,天與安排。詩句成風煙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兒雲遮,一半兒煙霾。
中秋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冷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鑿池
殷勤鑿破蒼苔,把湖泺風煙,中半分開。滿意清香,盡都是千葉蓮栽。看鏡裡紅妝弄色,引沙頭白鳥飛來。老子方才,陶寫吟懷,忽見波光,搖動亭台。
詠胡琴
八音中最妙惟弦,塞上新聲,字字清圓。錦樹啼莺,朝陽鳴鳳,空谷流泉。引玉杖輕籠慢撚,賽歌喉傾倒賓筵。常記當年,香案之前,一曲春生,四海名傳。
通州巡舟
呼童解纜開船,見綠樹青天,兩岸回旋。欹枕篷窗,覺風波隻在頭邊。桂棹舉搖開翠煙,竹彈斜界破平川。老子狂颠,高詠詩篇,行過沙頭,驚的些白鳥翩翩。
白蓮隐括〔木蘭花慢〕
幽花帶露池塘,恨太華峰高,身世相妨。脈脈盈盈,何須解語,已斷柔腸。羨公子風标異常,盡一生何限清香。華發滄浪,夜月壺觞,明日新聲,付與秋娘。
唐代·张养浩的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 张养浩的诗(137篇) 〕
宋代:
沈辽
我昔乘兴游荆溪,数访道人溪水西。道人飘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谢污泥。
我来云间亦未久,惠然相顾携枯藜。时人莫将老相识,解空第一须菩提。
我昔乘興遊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雲謝污泥。
我來雲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将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明代:
宋琬
曾向车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长,犹是当时折角巾。
姿卓荦、骨嶙峋。画师摩诘是前身。知君埋照饶深意,新筑糟丘号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荦、骨嶙峋。畫師摩诘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号酒民。
清代:
吴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将夕。
清代:
徐宗干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峰巒一抹襯秋晖,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栖落葉半天飛。
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籁,尚留紅樹帶霜肥。
明代:
王绂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别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