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论诗三十首·其七

论诗三十首·其七

[金朝]:元好问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论诗三十首·其七鉴赏

  这首诗评论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光,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重视民歌,前两句他肯定、推崇这首民歌慷慨壮阔深厚的气势,推举它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

  后两句点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敕勒本是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名称,居住地方在敕勒川(今西北),元好问认为,看《敕勒歌》的产生和格,是中原的慷慨豪迈的气魄传给了阴下少数民族艺术作品。《敕勒歌》表现了我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元好问简介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549篇)

猜你喜欢

补史十忠诗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

宋代刘埙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四十二

近现代伯昏子

太上屈尊抟众杯,岂能尽破恣狂诡。芸芸手足美头颅,何爱造之何怒毁。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代陈师道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

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

迈陂塘 金陵王木齐追送予海上,以词录别,依韵和答

清代程颂万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边人与花遇。金焦双送南朝客,海上圆波重聚。

相记取。只那夕朱楼,我汝销魂处。帘栊遍数。又露掠篷低,风销蜡黯,草草别君去。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

宋代李曾伯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

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

题崇寿寺

南北朝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