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沂孙的诗 > 八六子·扫芳林

八六子·扫芳林

[宋代]:王沂孙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八六子·扫芳林鉴赏

  王沂孙的这首词作就是一篇有着广阔的审美空间的作品。

  “扫芳林,几番,匆匆老尽春禽。”是对暮春景象的描绘。经历了几番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鲜,连栖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几许。

  “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是写诗暮春之夜的感受:诗人临窗自吟,拂动罗扇,暮大公报湿润轻轻地漫上了衣襟。从笔调上看已由开头的沉郁向轻松过渡。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这几句转入怀人,全是虚拟语气。诗人想,暮霭降临之际,意中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横斜,庭院深深,洁净的珠帘正拂动着散发轻香的青苔,而她,也许正沿着木扶疏的幽径独自徘徊。

  “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这几句写意中人的百无聊赖。

  “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留月听琴。”诗人由意中人寂寞凄楚的环境转入已往情事的回忆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以景作结,含蓄而有兴味。诗人以意中人门前的翠阴渐深渐浓,暗示时光流逝,相会无期。因此,虽无一个情字,但无处不有情在,虽无一个恨字,但无处不有恨在,真是“道似无情却有情!”

王沂孙简介

唐代·王沂孙的简介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 王沂孙的诗(75篇)

猜你喜欢

恭和闻喜宴御制

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泽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几见高冈鸣凤集,又盾层浪化鱼新。

九曲櫂歌十首

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烟锁碧湾,往年此地有禅关。

不神移入龙宫去,一夜风雷吼万山。

西江月·曾把江梅入室

宋代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傲雪家风犹在。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开自落有谁来。与妆上林相待。

送友东归

元代周权

东华厌逐软红尘,一见潘郎兴味真。落落孤松霄壑志,昂昂野鹤水云身。

关山客梦三更月,驿路梅花十里春。谁唱渭城朝雨曲,坐中愁绝未归人。

长春境

明代张宁

迟迟松柏林,郁郁山水窟。依依久住人,宛宛旧游客。

人客不改心,山木不改色。彼哉同州庸,华蘼何所择。

饮易士美宅咏瑞香花分韵得春字二首 其二

明代钟芳

小物经霜耐,漫观知帝仁。根荄随定分,梅柳自争春。

未萼先含媚,无言亦动人。沉沉梁苑夕,吟赏萃儒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