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官-监前王乱亡之由也
[唐代]:白居易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采詩官,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
下流上通上下泰。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
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豔詞悅君意。若求興谕規刺言,
萬句千章無一字。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
诤臣杜口為冗員,谏鼓高懸作虛器。一人負扆常端默,
百辟入門兩自媚。夕郎所賀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裡遠,君之門兮九重閟.君耳唯聞堂上言,
君眼不見門前事。貪吏害民無所忌,奸臣蔽君無所畏。
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無利。
君兮君兮願聽此,欲開壅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2585篇) 〕
:
徐兆玮
海蜃楼台变幻多,桐华消息易传讹。敛身艳笑惊钗燕,入骨愁丝缚茧蛾。
镇日天台春有主,小风古井水无波。灯窗同听潇潇雨,还想吴音一阕歌。
海蜃樓台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豔笑驚钗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台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潇潇雨,還想吳音一阕歌。
宋代: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千古李将軍,奪得胡兒馬。
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宋代:
梅尧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
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
:
杨爵
白日回光迷远山,风烟薄暮早春寒。几回点检累臣罪,一疏欲期天下安。
白日回光迷遠山,風煙薄暮早春寒。幾回點檢累臣罪,一疏欲期天下安。
唐代:
李逢吉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解韨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
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岘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