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送王师范)
[唐代]:元稹
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骏骨凤毛真可贵,
冈头泽底促足论。去年江上识君面,爱君风貌情已敦。
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自兹心洽迹亦洽,
居常并榻游并轩。柳阴覆岸郑监水,李花压树韦公园。
每出新诗共联缀,闲因醉舞相牵援。时寻沙尾枫林夕,
夜摘兰丛衣露繁。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远结迢迢婚。
简书五府已再至,波涛万里酬一言。为君再拜赠君语,
愿君静听君勿喧。君名师范欲何范,君之烈祖遗范存。
永宁昔在抡鉴表,沙汰沉浊澄浚源。君今取友由取士,
得不别白清与浑。昔公事主尽忠谠,虽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酬所恩。昔公为善日不足,
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贵主,公执舅礼妇执笲.返拜之仪自此绝,
关雎之化皎不昏。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
斯言皆为书佩带,然后别袂乃可扪。别袂可扪不可解,
解袂开帆凄别魂。魂摇江树鸟飞没,帆挂樯竿鸟尾翻。
翻风驾浪拍何处,直指杭州由上元。上元萧寺基址在,
杭州潮水霜雪屯。潮户迎潮击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为题罗刹石,古来非独伍员冤。
房杜王魏之子孫,雖及百代為清門。駿骨鳳毛真可貴,
岡頭澤底促足論。去年江上識君面,愛君風貌情已敦。
與君言語見君性,靈府坦蕩消塵煩。自茲心洽迹亦洽,
居常并榻遊并軒。柳陰覆岸鄭監水,李花壓樹韋公園。
每出新詩共聯綴,閑因醉舞相牽援。時尋沙尾楓林夕,
夜摘蘭叢衣露繁。今君别我欲何去,自言遠結迢迢婚。
簡書五府已再至,波濤萬裡酬一言。為君再拜贈君語,
願君靜聽君勿喧。君名師範欲何範,君之烈祖遺範存。
永甯昔在掄鑒表,沙汰沉濁澄浚源。君今取友由取士,
得不别白清與渾。昔公事主盡忠谠,雖及死谏誓不谖。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陳露酬所恩。昔公為善日不足,
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與,得不寸晷倍玙璠.
昔公令子尚貴主,公執舅禮婦執笲.返拜之儀自此絕,
關雎之化皎不昏。君今遠娉奉明祀,得不齊勵親蘋蘩。
斯言皆為書佩帶,然後别袂乃可扪。别袂可扪不可解,
解袂開帆凄别魂。魂搖江樹鳥飛沒,帆挂樯竿鳥尾翻。
翻風駕浪拍何處,直指杭州由上元。上元蕭寺基址在,
杭州潮水霜雪屯。潮戶迎潮擊潮鼓,潮平潮退有潮痕。
得得為題羅刹石,古來非獨伍員冤。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 元稹的诗(562篇) 〕
南北朝:
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宋代:
张嵲
苍茫云树渺相迎,山县烧余祗故城。
鸡犬不闻仍禁火,经过转见乱离情。
蒼茫雲樹渺相迎,山縣燒餘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
欧大任
会稽人去谢浮名,曾著貂裘采药行。醉后骑牛吹短笛,西林今听两三声。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後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宋代:
陈舜俞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革登},穿林宁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
玄烨
石磴高盘处,青枫引物华。闻声知树密,见景绝纷哗。
绿屿临窗牖,晴云趁绮霞。忘言清静意,频望群生嘉。
石磴高盤處,青楓引物華。聞聲知樹密,見景絕紛嘩。
綠嶼臨窗牖,晴雲趁绮霞。忘言清靜意,頻望群生嘉。
宋代:
穆修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闲云鬓叶轻。
莫把姑苏远相比,不曾亡国祇倾城。
台前流水眼波明,台上閑雲鬓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