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徐灿的诗 >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清代]:徐灿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西湖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鉴赏

  此词为作者夫妇寓居西湖时因有感而作。词的开篇即从写起,“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细淅沥,珠帘内夫妇对坐,闲话中谈及如烟往事,夫妇二人禁不住顿生今是昨非之叹。接着的“几遍青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句,写人写景,表达对大自然喜爱。多少次夫妇面对青诗词唱和,到而今细迷蒙中,青依旧,黛眉依扣,只是空去了如烟的往事。“洒道轮香,润杯满,不似前秋恶”,仍写,只因有了这宜人的细,这个秋天同去年相比,也变的美丽起来。字词行间透露出对这西湖喜爱之情。而“不似前秋恶”一句,更是语直意显,直吐出作者对中今秋的好感。上片末二句“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名为写帘、写楼,实则仍是写,绣帘高高挑起,满满湖回旋的青翠仿佛染绿了楼宇,使得它空翠之色顿生。于是词人也便有了下片纵情水的念头。过片后,首三句:“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吹泊”。在烟蒙蒙中,词人只想乘一叶小舟,让儿吹着那只孤舟,游遍西湖的每一处胜景。“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让词人留恋不已的不仅是那绵绵不绝的清越的水之音还有邈远的岸边传来的隐约的古筝之声。其下三句“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词人由而生发感慨。催发诗兴的是那头顶上不断飘落的如丝细,引人入梦的也是那枕边不断滴落的丝,手举玉杯,词人禁不住空自蹉叹。“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写人的契合。远远抛,两座高峰巍然耸立,直插云霄。词人的情怀在与自然的对视中得到了慰藉。

徐灿简介

唐代·徐灿的简介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 徐灿的诗(97篇)

猜你喜欢

平望遇雨

清代李燧

匹练横空日气清,菰蒲叶战风萧萧。一声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拥潮。

登郡城西楼

明代岑徵

黄尘捲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见寄

欧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满江红

清代陆求可

蝶粉蜂黄,才过了、牡丹天气。朱槛外、石榴红绽,照人衣袂。

芳草堤边鸦影乱,垂杨岸上莺声碎。正新裁、纨扇手中携,槐阴憩。

己卯岁除夜

宋代赵友直

刚迎新岁至,俄惊岁复分。

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玉楼春

汪东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