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丘为的诗 > 左掖梨花

左掖梨花

[唐代]: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左掖梨花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梨花自然比白雪艳丽,清冷的样子也赛过雪花,它散发出的香气一下就侵入衣服里。

春风请继续吹动它的花瓣,希望这美丽的花朵能飘落在皇宫大殿的玉石台阶上。

注释

左掖:指门下省。唐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在宫禁(帝后所居之处)左右两侧。掖(yì),旁边。

冷艳:形容梨花洁白如雪,冰冷艳丽。欺:胜过。

乍:突然。入衣:指香气浸透衣服。

莫定:不要静止。

玉阶:宫殿前光洁似玉的石阶。

左掖梨花创作背景

  诗题中的左掖,其实位于大明宫宣政殿左侧,因此被称为左掖,又在位置上与中书省相对,所以还被称为门下省,左省。这首小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看到左掖前梨花怒放,情有所动,于是即景托物而写下的言志之作。

参考资料:

1、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06-307

左掖梨花鉴赏

  此诗里用梨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皇宫里的梨,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则写出了梨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了。这句中的“白”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超凡脱俗的美质。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香亦有情。梨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莫让梨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中国古典诗歌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难脱“言志”的窠臼,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看似写梨的美质,实则暗寓自己过人的才华,高洁的品质。第二句与《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诗意相通,写怀高才而渴望遇明君。接下来转以春喻皇恩,作者认为自己品质高洁,正如冷艳欺的梨。结句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丘为是一位善写田园作品的诗人。水派诗人写景写物自然水画一样的韵味。这里写洁白的梨,是用白来比较,用实物体现对象的特质,在古诗词里比较常见,这里也是这样的。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的白就超过了。也许这是诗人的骄傲所致,但是梨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有所不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所以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理想。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的,用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丘为简介

唐代·丘为的简介

丘为

丘为,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 ► 丘为的诗(19篇)

猜你喜欢

钱舜举硕鼠图

元代邓文原

禾黍连云待岁功,尔曹窃食素餐同。平生贪黠终何用,看取人间五技穷。

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

清代冯煦

城阙。愁绝。落花时。野戍残旂雨微。峡中一春无雁飞。

相思。北来音信稀。

宇文子贞至驿为松江诸邑田粮事赋古诗二章增之

元代孙华孙

朝行谷水东,暮行谷水西。

谷水日日流,驿舟日日来。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

明代郑廷鹄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

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

菩萨蛮 其五

清代毛奇龄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赠长洲何主簿

唐代韩翃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